今年的北京交通運輸展上,北方客車是來打醬油的嗎?
每次參觀車展時,筆者總覺得可以忽略掉北方尼奧普蘭這個非主流客車企業(yè)。但此次車展,路過北方客車展臺,筆者坐下仔細觀察后,才發(fā)現這個企業(yè)來參展并非“打醬油”。不但如此,我們從這個企業(yè)身上還可以學到很多。
北方尼奧普蘭BFC6128HKG3 LNG公路客車
年銷量超千輛——造型不需要頻繁更新
據悉,北方客車的2012年銷量超過了1000輛??刹灰】戳诉@個數字,雖量并不大,但含金量相當高。
其原因是,北方客車銷售的都是大型客車,不但沒有中型客車,而且大客車還是以12米為主。另外,從種類上來說,也以公路客車為主,完全沒有公交車。這樣的車型,能賣到1000多輛,是不是可以成為客車領域一個不能忽略的企業(yè)呢?
最初,北方客車引進的是德國尼奧普蘭車型,隨后,在這款經典車型的基礎上做各種改型。雖然說如今的北方客車能夠滿足各種需求,車身長度覆蓋到10-12米,但從外觀上看,基本很相像。這是因為,北方客車在引進尼奧普蘭車型后,一直是在這款車型的基礎上做改動,無論用途如何,其底盤結構不變,外觀基本也沒變。
這款車型已經引進了十幾年,但是,這并不妨礙一批又一批的回頭客前來訂購。
現在國內的很多客車企業(yè),雖然也非常重視研發(fā)、產品的技術創(chuàng)新,但在性能完善方面功夫卻下得少,在造型方面功夫下得多。而事實上,用戶用車最關心的是性能。一款客車,只要基本性能好,故障率低,其實外形就算十年不變,也不會影響用戶的使用。但是車輛如果只是外觀光鮮,用起來不稱手的話,是難以讓用戶滿意的。
國內很多企業(yè),真的可以在研發(fā)一款客車(或一個平臺)上下足功夫,平臺研發(fā)出來后,要經過充分驗證再進行銷售。一旦被市場接受,是不需要很快改變造型的。
什么叫經典?不變才可能是經典!
機制改變 猛增50%——機制對企業(yè)何等重要
據了解,北方客車2012年的銷量增長超過50%,這一令人驚訝的增長速度,并非來自于產品方面的大調整,而是來自于企業(yè)機制的調整。
北方客車新一屆總經理上任后,著重從機制方面進行調整。北方客車在模式轉變后,銷量直線上升。對于北方客車這家具有軍工背景的老國企而言,假如能夠具有民營車企的一部分機制,那么她的年銷量可能還不止1000多輛。
北方尼奧普蘭客車
其實,瀏覽一下北方客車的信息就會發(fā)現,北方客車的新聞少而又少。僅有的幾條信息也不是由媒體報道出來的,而是兵器系統(tǒng)發(fā)布的新聞。這些新聞看一下就知道,完全是新聞聯播的風格,或者有過之而無不及。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北方客車的體制仍然很“國企”,而且在營銷方面比較保守,在傳播方面幾乎毫無作為。
這家企業(yè)的機制和觀念,想要徹底轉變過來,還需時日。不過,當其完全“進化”后,那么大型客車市場或將出現一個勁敵。
小零件進口——如何提升用戶滿意度
北方客車現在還用進口零部件嗎?答案是“用”。但是,并非是發(fā)動機、變速箱和車橋這類大件,而是一些類似閥件、繼電器、開關等的小零部件。北方客車是根據引進車型生產出來的客車,其車身主要總成已經實現了國產化。
有人說,國內自主品牌的客車沒有大毛病,都是小毛病,大件通常不會壞,如發(fā)動機、變速箱等性能都比較可靠,但各類小毛病會不斷出現。正是由于部分企業(yè)忽視車輛的小毛病,進而導致國內客車的整體使用滿意度仍不能與進口車輛相比。
實際上,在用戶滿意度上,有著這樣一個原理:那就是用戶滿意度與維修次數緊密相關。如果車輛小毛病過多,就會大大降低用戶的滿意度;用戶的抱怨不會因為是小毛病而減少。對于用戶來說,首先在乎的是一共修了多少次,其次才是到底是什么毛病。
因此,進口一些與國內質量差距較大的小零件,北方客車可以有效降低故障的次數和頻率,但其成本不會有過多提高。比如,一個進口閥門價格是國產件的好幾倍,但是,對于車輛的總成本來說,也只是僅僅上升了零點幾個或者更少的百分點。
北方客車大約比國內同樣長度和配置的客車貴10%左右,而這還是幾十年前的引進車型,用的同樣基本屬國產化的發(fā)動機等零部件。此外,企業(yè)的機制還不夠靈活,銷售的都是大型公路客車。
就是這樣的一家企業(yè),一年還能賣出1000多輛大型公路客車。從中,筆者總結出的一些經驗,是否值得國內其它客車企業(yè)借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