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冬天暖如早春,這一年,汽車行業(yè)將繼續(xù)上演風云變幻,而很多趨勢,在過去的一年就有痕跡可循。
在我們回顧2014年的汽車相關產品時,總結出了這樣一些關鍵詞:SUV、大空間、小排量、新能源以及智能化。
SUV的定語仍然是火熱,其中的一支族群——小型SUV的勢力更是迅速壯大。新能源汽車也是2014年最具人氣的汽車產品之一,密集推出的利好政策、集中上市的多款新車,難怪那么多人將2014年稱作是新能源汽車的春天。
大空間再次成為車企營銷的焦點,而小排量與大動力這一組合被如此青睞,或許源于人們對藍天的渴望——不僅要動力,節(jié)能減排也很重要。
智能化的浪潮自是勢不可當,那些應用或即將應用在汽車上的神奇科技,不僅帶給我們當下的體驗,還讓我們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和美好設想。
匆匆而過的2014年,感謝這些事物帶給我們的驚喜與快樂。
智能化步伐越邁越大
當特斯拉那塊17英寸的中控屏實實在在擺在消費者面前時,人們驚覺,汽車已經不僅是代步的機械工具,而成為了滿足安全性、娛樂性等諸多需求的科技產品。
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萬物互聯(lián)互通顯然是全球最深刻的變化之一。物聯(lián)網,被視作繼計算機、互聯(lián)網和移動通信之后將再一次令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發(fā)生變革的力量。
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汽車的智能化、車聯(lián)網步伐自然越邁越大。無論是單車智能還是車聯(lián)網,本質都是要滿足用車人在駕乘過程中對安全、舒適以及信息獲取的核心需求,同時打造一個多功能化的行車生態(tài)環(huán)境。
大熱的車聯(lián)網
車聯(lián)網技術是2014年汽車智能化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不過目前的車聯(lián)網技術還僅僅停留在上網的階段。
以Carplay、AndriodAuto為代表的車聯(lián)網技術,成為了2014年汽車智能化最熱門的話題。車聯(lián)網,簡而言之,就是通過一系列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xié)議,把汽車與互聯(lián)網相連接,以實現(xiàn)對汽車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jiān)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
2014年日內瓦車展上,蘋果發(fā)布了Carplay車載操作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將iPhone5及其后代蘋果手機與汽車關聯(lián),并改進了屏幕顯示功能。駕駛者 可以通過中控臺實現(xiàn)打電話、發(fā)短信、應用電子地圖、聽音樂等功能,且能實現(xiàn)交互語音控制功能。首款配備該系統(tǒng)的汽車產品是沃爾沃的新XC90,奔馳和法拉 利也宣布會首批搭載,寶馬、豐田、通用汽車、本田、現(xiàn)代、捷豹路虎、起亞、三菱、日產、標致、斯巴魯、鈴木和福特等也會加入這個陣營。
谷歌推出的AndriodAuto與蘋果的車載操作系統(tǒng)功能類似,但谷歌希望可以將此系統(tǒng)直接嵌入汽車,而不需要通過連接手機與汽車實現(xiàn)網絡互通。谷歌 還在去年年底宣布第一部擁有完整功能的無人駕駛原型車已經制造完畢,它沒有方向盤、沒有加速踏板、也沒有剎車踏板,汽車上安裝了大量的傳感器,谷歌的汽車 控制系統(tǒng)將會自動做出駕駛動作。
此外,如上海通用的安吉星服務、福特的SYNCApplink平臺和豐田Entune系統(tǒng)等都各自具備了遠程服務和較為豐富的App接入功能。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也與通信運營商合作,可以直接在中控屏進行網頁瀏覽操作。
不過,目前的車聯(lián)網技術還僅僅停留在上網的階段,就如把手機屏幕搬到了車上,車與車之間、車與行人之間的信息交換還比較匱乏,語音、導航、興趣點、 緊急救援等都只是車聯(lián)網的一隅。各個廠家對車聯(lián)網的研發(fā)也是各自為戰(zhàn),缺乏統(tǒng)一的技術接口和通信協(xié)議,相互間的兼容性較低。汽車的網絡屬性,未來可以體現(xiàn) 得更多。
進化的單車智能
各大廠商都在致力于讓車輛更加眼觀六路,自主應對各種突發(fā)狀況。
開車的時 候受限于車身結構設計,駕駛者會遇到各種行車盲區(qū),比如后視鏡盲區(qū)、A柱盲區(qū)、機艙蓋下盲區(qū)等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捷豹路虎在去年發(fā)布了一套透視系 統(tǒng),讓駕車者能更自如地眼觀六路。這套系統(tǒng)包含360度城市虛擬風擋、透明引擎蓋平視顯示和激光地形掃描。后兩項技術的組合應用可以讓車輛將盲區(qū)位置 的復雜地形情況反饋給駕駛者,尤其在非鋪裝路面頗為實用。而虛擬風擋技術則通過車輛外置攝像頭將車輛外部實時影像傳回A柱上的屏幕,當駕駛員改變方向時, 系統(tǒng)自動將左方或右方的車身支柱變透明。捷豹路虎旗下多款新車型都將有望搭載這一系列智能化成果。
日產則把目光聚焦到了汽車后部的 盲區(qū)上,推出了智能后視鏡技術,這項技術已經成為北美版逍客的標配。它在車輛后方安裝了高分辨率攝像頭,后視鏡上集成了液晶顯示器模塊,液晶顯示屏將攝像 頭傳來的圖像數據進行解碼后,把車后路況實時傳遞給駕駛者。與傳統(tǒng)后視鏡相比,這個智能化后視鏡最大的好處是駕駛者后視視線不會被車內的人、物阻擋,提升 了行車安全性。
沃爾沃則為新XC90配備了路面偏離保護系統(tǒng)和交叉路口自動剎車技術。當探測到車輛偏離路面時,新XC90會收 緊前排座位安全帶,約束乘客及駕駛員的位置。如果車輛沖出道路,坐椅和坐椅框架之間的吸能設計可以盡量緩解車輛跌落時的垂直沖擊力,避免人員脊柱受傷。而 自動剎車技術能夠在轉彎遭遇對向來車時自動剎車,從而盡可能減輕碰撞的傷害甚至徹底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英菲尼迪利用電子化技術為駕駛增添 了樂趣,英菲尼迪Q50L上應用的線性主動轉向技術和在此基礎上開發(fā)的主動車道控制系統(tǒng),能夠通過純電子化調節(jié)保持車輛穩(wěn)定行駛。線性主動轉向技 術源于NASA應用在航天科技上的電傳操縱系統(tǒng),其最大特點是方向盤與車輪之間沒有機械連接機構,而是依靠三組電子控制單元進行控制,因為不是通過機械調 節(jié),所以即使走在顛簸路面上,駕駛者也不會感覺方向盤發(fā)抖、發(fā)緊。主動車道控制系統(tǒng)則依靠車內攝像頭與線控轉向系統(tǒng)對車輪的角度進行微調,始終保持車輛按 當前道路行駛。
2015,還可以更進一步
2015年的汽車產品會增添更多單車智能配置,消費者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聰明的汽車。
此前,北汽新能源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談及汽車的未來,未來的汽車將是裝著四個輪子的電腦終端,汽車最終將是智能機器或者智能終端。
汽車智能終端化可以說是普遍被接受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汽車產品的發(fā)展歷程終會沿著基礎行車功能-單車智能-網絡互聯(lián)的軌跡向前推進,汽車的單車智能化實現(xiàn) 人-車互動,成熟的車聯(lián)網能實現(xiàn)人-車-網互動,而以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為目標的智能交通將實現(xiàn)人-車-網-路的互聯(lián)互通。
但最終實現(xiàn)這個駕乘愿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延續(xù)很長時間。從目前的汽車生命周期來看,現(xiàn)在是單車智能的快速普及、成長期,汽車安全駕駛輔助系統(tǒng)、胎壓 監(jiān)測系統(tǒng)、車載娛樂系統(tǒng)、蜂窩網絡連接等已經到了下探期,之前在高端車上才可能看到的配置會更多地下探到中低檔車型上。隨著量產成本的降低和汽車產品提升 自身競爭力的需求增加,2015年的汽車產品會增添更多單車智能配置,消費者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更聰明的汽車。
在2015年開年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各個廠商的作品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幾年汽車產品的發(fā)展方向:
現(xiàn)代汽車展示了汽車和智能手表的整合,通過手表,用戶可以解鎖、點火現(xiàn)代Genesis汽車。寶馬則展示了可以自動泊車和防剮蹭的車型,用戶可以通過一 款智能手表應用來發(fā)出自動泊車的指令;很快就能應用的一項技術是帶顯示屏的車鑰匙,寶馬i8配備的這款鑰匙可以顯示車輛的電量、門鎖、位置等信息。奔馳發(fā) 布了一款F015LuxuryinMotion概念車,其由燃料電池驅動,因為具有全自動駕駛功能,該車的車內空間幾乎都被用于休閑娛樂。福特汽車 則談到了逐步推出無人駕駛汽車的目標,他們認為關注的重點應在于高分辨率的地圖和傳感器能適應的環(huán)境。
可以看到,各大車企在自動駕駛方面都不甘于人后,雖然這個愿景實現(xiàn)尚需時日,但2015年的汽車產品會沿著智能化的方向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