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車后四五時能到
“現在從阿克蘇到喀什要6-7小時左右,這條公路通車后,只需要4-5小時,沿線交通狀況也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行的阿喀項目指揮部副指揮長翁文忠介紹說,作為新疆“十二五”期間構建“五橫七縱”高等級公路網中的第三橫,阿喀高速公路不僅是我國目前在建路線最長的高速公路,也是我國通往中亞及歐洲的重要通道。
阿喀高速公路起自阿克蘇南,接在建的庫車至阿克蘇高速公路,經啟浪、阿恰、三岔口、西克爾、阿圖什,止于喀什北,接擬規(guī)劃建設的喀什繞城高速公路。
阿喀高速公路全線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其中起點阿克蘇至阿圖什段395公里為新建,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維持28米;阿圖什至喀什終點段34公里利用現有一級公路改建,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維持現有25.5米。
● 線路超長工程量超大
從翁文忠手中接過項目工程情況統(tǒng)計表時,表上一連串數字映入記者眼簾,橋梁394座、立交26座、涵洞1102道、土方總量近5000萬立方米……阿喀項目的工程量的確很大。
超長的線路、超大的工程量,加之處在風沙、干旱等施工環(huán)境以及鹽漬土等地質條件復雜的南疆片區(qū),阿喀項目從一開建就面臨著一個又一個挑戰(zhàn)。由于項目途經地區(qū)的生態(tài)非常脆弱,如何落實環(huán)境保護,打造生態(tài)路是項目指揮部遇到的一個難點。
“在環(huán)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方面,我們做了大量工作。”翁文忠說,在生活營地建垃圾儲放點,對生活、生產垃圾集中處理;在水泥拌合站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強路基和構造物施工區(qū)的管理,以紅線為界,杜絕對紅線外區(qū)域的擾動。
“看,一年時間,這部分路段的植被已經恢復到施工前的狀態(tài)了,如果雨水稍微多一點,這里就會是綠油油的一片。”站在項目二標段巴楚監(jiān)獄立交橋上,翁文忠指著公路一邊的邊坡說。順著他的手指看過去,記者看到公路邊坡上已經長出了草。
● 計劃下半年建成
阿喀高速公路是連云港至霍爾果斯國家高速公路、吐魯番至和田及伊爾克什坦聯絡線的重要路段,也是亞洲公路網和新疆干線公路網規(guī)劃的組成部分,是通往南疆地區(qū)以及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重要的經濟干線和通往烏魯木齊的主要公路通道,也是我國通往中亞及歐洲的重要運輸通道,在國家和區(qū)域公路網中居重要地位。
該項目于2011年下半年開工建設,計劃今年下半年建成。該項目是為適應新疆與中亞國家互惠經濟外延發(fā)展的需求,按照國家高速公路網規(guī)劃建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