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一般是按交警大隊和交警中隊進行治理的,一個大隊下轄若干個中隊,一個中隊一般治理30—60公里的公路里程。當故障車是上文提到的一些底盤較低的故障車,如跑車,一些高檔轎車時,平板車不能用托臂進行托舉拖牽,那么只好用平板背拖,顯然將故障車拉上平板要比用托臂拖牽更費時費力,因此不受清障職員歡迎。高速公路上有各式各樣的車輛在行駛,因此,采購清障車時也得采購各種不同類型、不同級別的清障車。
對于剛開通的高速公路,由于通行車輛還比較少,筆者以為一個中隊的基本配置應是一臺3噸的托吊聯(lián)體,一臺8噸的托吊聯(lián)體,一臺50噸的旋車吊車型最為合適。當高速公路開通時間較久,通行車輛較多時,則中隊可以相應的增加一臺3噸平板或者5噸平板,這樣充分施展平板車型一拖二的上風,加至公路清障的保暢能力。而且一臺平板車的價格要比一臺同底盤同噸位的托吊聯(lián)體車型價格貴。交通特別繁忙時還可以增加中型車輛。而輕、中、重型車中畢竟配哪一種型號較為合適呢?則要綜合考慮。 8噸的托吊聯(lián)體車型已能托起普通的大巴車型,重于大巴的車型已經(jīng)未幾,當重于大巴的故障/事故車泛起時,可以出動50噸重型車進得清障,這樣可保證50噸清障車有一定的出勤率。
一般來說,清障車按噸位來分類可分為三類:8噸以下為輕型車,主要有2噸,3噸,5噸,6噸幾種型號;8噸至20噸為中型車,主要有8噸,12噸,15噸,20噸幾種型號;20噸以上的為重型車,主要有25噸,30噸,38噸,48噸,50噸,60噸幾種型號。由于高速公路剛開通,車輛未幾,當一臺小型故障車泛起時,清障職員只有出動平板車。每個中隊都設有清障班,一個清障班一般配置3至4臺清障車為宜,即輕、中、重型清障車各一臺。從噸位上考慮,應當配齊輕型,中型,重型清障車。一臺車長久閑置不用或出勤率低是一種鋪張。
根據(jù)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公道配置各種型號的清障車,不僅節(jié)約本錢,還能更有效,更高效的完成清障任務。有的中隊是這樣配置的:一臺3噸的平板車,一臺8噸的托吊聯(lián)體,一臺50噸的旋轉(zhuǎn)吊。